不确定性较多
A运用模型判断疫情
因传染病专业知识的相对缺乏,我们仅采用了最基本的SIR模型。介于不同阶段政府所采取的防疫措施不同会影响病毒传播的相关因子,我们根据乐观、悲观和中性三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来预测三个阶段(暴发初期、武汉封城、返工)的感染人数走势。
国家卫健委在2月12日更改了确诊临床诊断标准,但是从实际增速来看仍符合我们的乐观预期。根据模拟的结果,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在不同的预期下,疫情可能在2月20日—3月2日之间出现拐点,并且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分析,疫情正在沿着乐观预期曲线走,很有可能这场人民战“疫”会在4月下旬左右结束。
同时,治愈率近期显著提升到25%,远高于我们预测的7%,这意味着在模型中我们计算得出的R-nought(基本传染数)将在最近的返工期间低于预期值(第三阶段治愈率为7%的前提下,我们计算得出中性和乐观的R-nought分别为1.26和0.42,如果把治愈率调整到25%,那么无论在哪种预期下的R-nought都将低于1),也就是说,在返工潮期间(2月20日以后)新冠肺炎将从原先的指数式散播流行病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病并逐步消失。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全国各地普遍采取的2月下旬复工政策既符合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也在尽可能早的时间点下恢复全国经济生产活动。总体而言,从疫情角度出发,复工受影响的概率较小,且复工的风险也相对可控。
B各地复产复工情况
多个省份在春节后发布推迟复工日期至2月10日的相关通知,只有四川、青海和新疆要求仍然按照原定的2月3日复工,此外湖北地区要求复工推迟至2月14日。之后,基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又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复工复产规定。
根据上周各地企业生产情况来看,重点企业基本上实现了有序复工,国有企业、重点工程复工率在70%—90%,但是产能利用率较低。各地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普遍推迟了非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复工日期至2月底3月初,并且出台了严格的复工要求,因此目前建筑相关行业复工进度仍然相对缓慢。
除了政策以外,工人的返工情况也影响了工地的复工进度。据统计,全国共有农民工约2.9亿,其中从事制造和建筑行业的占55%,约1.6亿。这意味着无论从数量还是比重上来看,农民工对钢材下游企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中部地区是农民工主要输出地,农民工净输出人口约为3500万。在春节期间,往往存在着大批农民工返乡和复工的人口流动现象。以中部地区人口大省河南为例。春节前河南省的人口迁入指数高于迁出,春节后迁出指数高于迁入,而这一趋势正好与制造和建筑业大省广东相反。对比河南节前节后的人口流动数据不难推断出,节前在疫情管控相对较宽松的情况下,出现了和往年一样体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潮,但是节后随着各地对人口流动的管控趋严,这批回乡过节的务工人员至今仍滞留在家中。
另外,从交通部公布的春运数据来看,也显示节后的返工人数仍远低于往年同期。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五,全国铁路、道路、水路和民航累计发送旅客3.33亿人,仅达到去年同期18.5亿人次客运量的18%。也就是说,可能有超过80%的农民工还没有回到其原先工作的城市。
结合政策和人口流动两方面分析,虽然各地政府将2月10日定为复工参考期限,并且在兼顾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复产复工,但是基于各地实际执行情况的不同,仅有部分重点企业逐步恢复了生产,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并不在各地政府的优先考虑列表中,某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甚至延后了工地的开工日期。
C原料供应出现缺口
根据业内近期的调研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目前样本钢企的停产比例达到40.26%。其中,短流程和调坯轧材厂的停产现象比较严重,高炉生产受影响暂时相对较小。
从停产原因分析,主要有:人员未到位(占比34.57%)、常规检修(22%)、销售压力(19.14%)、原料不足(11%)等。其中,除了常规检修外,均与疫情有关。就人员未到位来看,虽然占比最大,但是我们认为其对于近期钢厂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较其他几个因素更小,因为节后钢厂在岗员工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钢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却仍在显著下滑,由此可见销售压力和原料不足可能是近期影响钢厂开工的两个主要因素。
近期,由于上游原材料生产(国内焦煤矿、铁矿和废钢回收加工复工较慢,澳洲热带气旋和巴西暴雨影响国外铁矿供应)以及物流运输问题,导致钢厂在较低的产能利用率下,依旧面临原材料大幅去库的问题,所以不得不继续降低产能利用率,以维持在低原料供应下的设备的正常运作,这个问题相对于长流程钢厂来说更为显著。因此,短期内原料供应出现缺口是黑色系商品在当前需求较差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价格相对坚挺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因为需求停滞导致螺纹钢库存大幅度累积,同比高出36%,而钢厂库存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0%。这部分库存一方面占用了大量库容,另一方面也挤压了钢厂的现金流,迫使一部分规模较小的钢铁生产企业主动停产。目前电炉厂吨钢生产利润-300左右,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综合来看,疫情期间的原料供应紧缺对于长流程钢厂的影响更大,而需求的低迷对于短流程钢厂打击更大。由于我国螺纹钢生产主要还是以长流程钢厂为主,因此通过各方面加权评估,从静态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疫情对于上游供应影响的排序为:原料供应不足>销售物流停滞>员工到岗延期>其他原因。
日前随着钢坯现货报价的大幅下跌,高炉利润从节后的100元/吨已跌至亏损,因而长流程钢厂也将开始面对弱需求和高库存所带来的压力,而原材料方面的压力随着国内煤矿的复工和澳洲、巴西发货量的回升将有所缓解。
D下游需求逐步恢复
虽然目前因为政策和工人返岗问题,螺纹钢需求趋于停滞,但是市场普遍预期需求将于3月中上旬逐步恢复。对于下游建筑施工企业的复工调研数据显示,2月中下旬复工企业占比38%,10%的企业将于3月上旬复工,而剩余41%的企业尚不明确具体复工日期。结合对疫情的预测和政策的评估,我们认为超过80%的建筑企业将在3月中旬之前复工。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对螺纹钢需求曲线分三种情况进行了预测。其中,乐观情况是复工后需求会加速恢复,在3月中下旬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中性情况是需求按季节性速度恢复,在4月下旬回到往年同期水平;悲观情况是需求恢复速度较慢,且在5月之前整体弱于去年。
那么,短期来看,2月份螺纹钢仍将面临比较严重的需求真空期,而这部分压力将通过不断累积的库存持续传导给上游企业。长期来看,4月以后螺纹钢需求将大概率重新步入正轨。而目前螺纹钢期货5月合约与10月合约的Contango结构也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的这一预期。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疫情对于今年螺纹钢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疫情结束后,螺纹钢需求将仍受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和工地开工季节性等因素影响。
有了对短期需求的大致预期,我们可以推测出库存走势以及相对应的平均产量(2月中旬到5月初),分别为乐观情况下250万吨/周,中性情况下200万吨/周,悲观情况下150万吨/周。
除了对需求的假设,这个推论目前还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
1.短期的库存累积不会造成恐慌性抛售或者资金链断裂。
2.原料的供应和价格维持平稳。
3.在第2条的基础上价格能有效调节供应。
然而,现实中以上三个假设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围绕着这些假设,市场会继续展开激烈的博弈,极端行情下,黑色系商品的波动率或被放大。 |